中国日报网12月5日电 据欧洲《现代外交》杂志网站3日刊文报道指出,美西方“榨取性”的国际金融体系、强制执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使许多“全球南方”的贫穷国家无法获得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源。

欧洲《现代外交》杂志网站报道截图

文章指出,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面临或即将面临债务困扰。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过去支撑奴隶贸易的投机性融资,它可以被视为殖民主义在当代的表现形式,进一步加剧了不平等和种族化的权力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美西方金融机构和私人银行如贝莱德集团(Blackrock)、摩根大通(JP Morgan)、汇丰银行(HSBC)和瑞银集团(UBS)等正从“全球南方”的一些最贫穷国家不断获取利益。当他们从中获利数百万美元时,低收入国家却在为医疗保健、教育等基本服务以及应对紧迫的气候危机分配资金方面举步维艰。

近年来,世界上一些最贫穷国家积累的不可持续债务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增加。文章认为,这主要是由全球性经济放缓和利率飙升造成的。这也为这些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因为选择优先偿还债务,则无法满足医疗保健和其他发展优先事项等基本需求,使他们直接受到毁灭性洪水和气候危机加剧的影响。这种不平衡使经济差距循环往复,阻碍了这些“全球南方”国家的进步。
文章提到,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美西方对低收入国家的贷款显著增加,来自一些“全球南方”国家的大量公共资金直接流向伦敦和纽约等主要金融中心的银行。在当前的国际金融架构下,殖民时代困扰贫困团体和一些“全球南方”国家的剥削现象至今依然存在。因此,这些国家越来越有可能成为“债务殖民地”,陷入无休止的负债循环。
当低收入国家需要国际金融机构的紧急财政援助时,付出的代价则是沉重的。这些国家会被要求实施私有化、放松管制和减税等政策来换取贷款,而这些附加条件,即所谓的结构调整方案,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已导致许多经济体遭到破坏,并加剧了其他经济体的不平等,使贫困循环往复。
文章最后强调,为解决这一金融体系的系统性缺陷,需要进行各种改革。除了对现有相关法规进行优化,还需对那些很大程度上由富裕国家主导决策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内部的投票方式进行改革,旨在打造一个更加公平和包容的全球金融格局。而当务之急则是打破全球金融体系固有的不公正态势,实现真正的转型变革,需要转向以经济正义为优先的国际金融新模式。这就需要重新构想和调整国际金融架构的基本原则,以创建一个更加公平和包容的体系,解决世界上根深蒂固的不平等问题。
中新社北京12月5日电 (徐雪莹 张杨彬)5日上午,来自青海省的14名终末期肝包虫病患者在家属等人陪同下,乘坐火车抵达北京西站,赴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接受诊疗。
此次是在青海当地政府、卫健部门和医院的组织安排下,最大规模的一批肝包虫病患者转诊至京治疗。14名患者中,13名为藏族,最小的只有10岁,平均年龄尚不足30岁。他们经过青海省内层层筛查、评估,最终转诊至北京。医疗费用将在青海当地政府、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和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通过减免、补助等形式获得帮助。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从事包虫病医疗扶贫已有10年。“30余次深入青海,青海已像我们的第二故乡。”董家鸿说。据悉,其牵头的中国包虫病防治联盟,在青海省各级政府组织支持下,围绕包虫病形成四级分层诊疗联动机制,常年有肝包虫病患者通过分级诊疗,经绿色通道转诊至北京。
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包虫病主要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高发,在中国属丙类传染病。“包虫病在国际上被称作虫癌,跟肝癌一样浸润性地生长,10年病死率高达94%。”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樊海宁介绍。此次他带队护送危重患者,一同来到北京。
前往病房的电梯里,藏族少年索南仁青向身边的人热心讲解日常用语的藏汉翻译。一个月前,他在青海陪同弟弟接受董家鸿院士的包虫病手术治疗,在筛查诊断中发现自身亦患有同种疾病,且情况更为复杂,于是转诊至北京。“治好了就可以去很多地方玩了。”他笑着告诉中新社记者。
来自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21岁藏族姑娘木扎,发现患病时已得病很久。她表示,先前一度以为无法医治,这次能来北京接受专业治疗,非常开心。

医院内已提前安置好干净整洁的病房,患者抵达即可先行入住。可调节电动床榻、紧急呼叫器……医护人员为患者及陪护人员耐心讲解房间设施。
“我们会尽快完成术前检查和评估,并在董院长的带领下拟订诊疗方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助理、肝胆胰中心执行主任卢倩说,院内还将为患者开通检查绿色通道,预计最早一批手术或在下周进行。(完) 【编辑:田博群】